Loading...

雙城帶路Vol. 16:日日美學散步:生活裡的公共藝術

圖文/陳淑萍 審訂/亞洲版圖創藝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周逸傑

12.142022

公共藝術(Public Art)的浸潤,旨將藝術從美術館、博物館殿堂,悄悄地帶入你我的生活之中,讓環境增添更多色彩與風貌。也有不少公共藝術的概念,揉合了在地人文與紋理特色,以更生活化、在地化與人性化的形式展現,而獲得民眾的共鳴。這些藝術計畫如同空間魔法師般,讓人慢下生活步伐,從作品中感知時空轉換下的情感流動。

近日正逢新北歡樂耶誕城舉辦期間,燦爛奪目的耶誕城主燈,從捷運(板南線)板橋站一路延伸至府中站。濃濃的耶誕氛圍,您是否曾留意,這條漫延府中雙城的路線,除了耶誕燈飾外,還有不少經典的公共藝術作品,值得大家細細欣賞品味!

 

思映之間|揉合「自然、光合、心樂活」的新板之星夢

  • 創作者:Daniel Buren 
  • 位置:捷運環狀線板橋站體

法國藝術家Daniel Buren以慣用的藝術創作語彙—8.7公分單色色帶、簡約的幾何圖形、色彩與光影,建構出明快亮麗的站體空間。跳脫過往單件藝術作品創作思維,以都市與建築的尺度來思考,整合車站周圍環境及元素,巧妙地融入作品中,可沿著進出站動線欣賞藝術家精心佈局的創作巧思。

設計元素自站體高架軌道下方色彩交錯的幾何圖形墩柱開始,引領大家沿著手扶梯通道,進入一個多彩、對稱、鏡射的未來世界。最終以兩道橫跨車站上方的LED彩虹流動光譜,配合月台上的彩虹列柱,迎接著川流不息的往來旅客。讓你我在享受捷運的舒適便捷之餘,也可感受車站本身即是公共藝術,同時也是生活美學經驗的媒介。

慾望在飛行|夢想與思緒隨之翻騰起飛

  • 創作者:黃哲銘 
  • 位置:板橋車站大廳中庭

人潮熙來攘往的板橋車站一樓大廳挑空,懸吊著一件巨型作品《慾望在飛行》,藝術家黃銘哲用簡約流暢的立體線條、慣用的傳統臺灣紅,搭配自天窗灑落的日光,營造著令人仰望瞬間便被吸引目光的藝術量體。

這件飛行於空中的紅色巨大量體,傳達一種強烈的慾望與情緒翻騰,象徵離鄉遊子們懷抱夢想,努力實踐的初衷;亦象徵著列車進出站時的速度翻騰;如同人們不停歇的腳步移動與思緒萬千的翻騰。邀請您有機會親臨現場,聆聽自身與作品間的對話與交流,感受心中的那股情緒與慾望,是否也隨之翻騰飛行。

竹筍地標|向上拔升的城市亮點

  • 創作者:游明國 
  • 位置:市民廣場

新北市政府市民廣場上的《竹筍地標》,是板橋車站附近最具象徵性的藝術地標,也是每年新北歡樂耶誕城的重要主角。整體作品以「綠竹筍」為造型概念,底座直徑7.5公尺、總高25公尺,從地下一樓向上拔升,如同竹筍破土而出的奮力生長,寓意著「節節高昇、蒸蒸日上」的想望。

「竹筍地標」材質使用鈦鋅合金,運用微弧形的三角片狀,錯位堆疊打造而成。平時白天可看見俐落簡約的沖孔金屬,夜晚投過孔洞便會散發溫暖黃光,作為等待歸人的光亮指引;每到耶誕城活動時,則透過燈飾、光影技術,年年化身成不同造型的聖誕樹主燈秀,甚至還可以在竹筍燈上看到360度無縫融接的投影動畫,成為新北耶誕城的代表特色之一,也成為藝術融入公眾生活、活化應用的經典範例。

手舞 |剛柔平衡的時光韻味

  • 創作者:林正仁 
  • 位置:板橋區公所

從板橋站步行至府中站,在板橋區公所建築右側有座高230公分的巨大之「手」,這是林正仁的雕塑作品「手舞」。取自「parking」、「park」的字首P、A為主造型元素,透過雕塑的手勢以及英文字形,兩者解構後再重組,將傳統與當代、現實與禪意,交錯融合成獨特藝境。

直角的塊狀鋼板、溫潤的手部線條,「手舞」在視覺上達到一種剛柔並濟的絕妙平衡;側面以林家花園的蝴蝶漏窗圖騰,做成鏤空雕花,將在地文化標誌,巧妙融入作品之中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作品選用銅與耐候鋼材質,經空氣與雨水作用之後,表面形成一層鐵鏽色的氧化膜,展現出天然質樸的粗獷感,「手」上雨水滴流的痕跡則有如指紋般自然存在,作品隨著時間、氣候的淬鍊,多了歲月的詩意與韻味。

風調雨順|天光雨潤大地豐收

  • 創作者:楊英風 
  • 位置:板橋農會大樓外牆

位於府中板橋農會大樓外牆的「風調雨順」,為1977年板橋市農會大樓建造完成同時落成,邀請國內著名藝術家楊英風所創作的壁面浮雕作品。楊英風的創作兼容現代主義的抽象,與東方天人合一的精神思維,轉化以不鏽鋼材質展現,打造風格獨具的景觀雕塑。

在「風調雨順」中可以看到楊英風以俐落的塊面、片狀、線條,搭配不鏽鋼材的進退凹凸手法,表現出太陽、雲朵、雨絲等自然氣候形貌。形式簡潔卻蘊含許多細節情感,讓人可清晰感受到暖陽的溫度,以及雨潤大地萬物時,那份生機盎然、充滿希望之感。

牛耕年豐|勤懇與豐收的農村意象

  • 創作者:朱銘 
  • 位置:府中捷運廣場

看到「牛耕年豐」,相信許多人能一眼辨識出此為雕刻大師朱銘的作品。這件作品是板橋農會於1997年出資邀請朱銘創作,並捐贈設置於板橋車站東側公園,爾後原公園使用機能與動線調整,作品便逐漸被淡忘於公園深徑之中。為了不讓藝術珍品被埋沒,板橋農會積極協調,終於在2014年將這件重達8噸的大型銅雕修復後,以嶄新樣態重見世人,搬遷至目前府中捷運廣場上。

「牛耕年豐」刻劃著一對務農夫妻牽著水牛,牛背上坐著農家幼子,身後還跟著一頭步伐輕盈可愛的小水牛。當時搬遷揭幕剪綵時,據板橋人吳繡華描述,其母吳邱蘭妹為朱銘母親的養女,朱銘曾經來板橋探視他們一家,見他們牽著水牛耕作的情景,於是將當年腦海中的印象刻劃入作品。這座銅雕不論是人物形貌、水牛的姿態,或是臺灣農村生活感的意象描寫,在在都讓人能感受到那份務農人的質樸、勤懇,還有一家人與水牛之間和諧溫馨的深厚情感。

光盒子|點亮老板橋的時空記憶

  • 創作者:莊文毅  
  • 位置:府中捷運站2號出口廣場

府中捷運站現址,過去曾經是板橋舊火車站位置,隨著火車站遷址、地面鐵道拆除、捷運站興建,城市風貌也隨之改變。於今(2022)年10月22日甫落成點燈的「光盒子」,便是以板橋過去最重要的交通樞紐、城市中心「枋橋驛」為靈感,創作而成的公共裝置藝術。

這座「光盒子」立方體,像是從時光旅行中的蟲洞落下,矗立於在府中站2號出口。朝上的三面金屬面,以鏤空、內部搭配藍底的枋橋城舊地圖,描繪出不同時代的街廓變化;朝下的三面金屬面以雷射雕刻出各時期的枋橋驛建築形式,包括日本時期(1922-1948)的枋橋驛、戰後時期(1948-1985)的磚造枋橋車站、工商繁榮時期(1985-1999)的鋼筋混凝土板橋車站等不同時序的併同呈現。夜晚時,運用投影技術將光線轉化至地面,彷彿也將珍藏的老板橋記憶點亮,在新舊人文時空中,彼此輝映、和諧共融。

捷運板橋與府中站之間的公共藝術作品為數不少,除了上述摘錄的經典案例外,還有許許多多作品,或許巍巍佇立於廣場中,或許低調隱身在建築立面、公園綠帶裡。這些多元且繽紛的藝術品,讓生活街景多了美感,也讓日常散步時光多了一份驚豔。找個時間,與府中雙城裡的公共藝術來場美麗的邂逅吧!一起出發走讀藝術、品味府中雙城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