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身為劉家後代的劉炳煌與劉朝翔父子,更是從小便見證了板橋的現代化過程。尤其,劉炳煌自小起就在板橋府中商圈長大,這裡不僅住著許多北部的富商巨賈,後來更成為台北縣的政治中心,重要性不言可喻。
劉炳煌回憶著:「五、六〇年代,台灣進入工商社會,板橋最熱鬧的時候,大概有十多個里,那時候的板橋鎮長是我爸爸(劉順天)。其中最繁榮的五個里,就是我們說的巷子底(市區),包括挹秀里、流芳里、留侯里、赤松里、黃石里。」這就是所謂的蛋黃區,商業中心,除了這五個里以外的地區,大部分都是農田與工廠。
府中商圈的榮景,卻在板橋新站落成後,面臨了人潮銳減、商機衰退的重大危機。生於斯長於斯的劉炳煌,挺身而出,肩負起後站商圈發展委員會理事長(後來與前站商圈整合為「板橋區商圈景觀發展協會」)的重責,為店家找商機,為商圈尋出路。幾年後,他把這個責任交棒給他的兒子劉朝翔,期待劉朝翔以年輕有衝勁的行動力,持續為府中商圈找解方。
問他們府中商圈現在面臨的危機是什麼?父子兩人的回答,似乎可以看見世代間的差異。劉炳煌認為,早年板橋的地理位置,實在是得天獨厚,不僅緊鄰著台北市,更是整個新北市的行政、交通、文化、商業中心。雖然,在捷運通車之後,文化與商業中心就被分散到各地,形成一個又一個迷你而精緻的獨立生活圈。這時候,需要有強而有力的整合單位,做好商圈規劃,進行都市更新。一些老舊樓房,也許透過商家整合的方式改建成大商場,增加集客力,這是從經濟上去創造需求。
而劉朝翔則是舉西雅圖為例,認為「藝術與設計,是未來城市與社區應該有的重要元素。」他說:「我在西雅圖的時候,有一區就是跟西雅圖的美術館合作,把一整條路地下化,就是讓車子走地下道,然後把馬路變成人行步道。」讓美術館把整條人行步道藝術化,人就是生活在藝術裡,藝術品就不再遙不可及。他接著說:「像新北市政府團隊規劃的府中行政園區,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,只要跟藝術與設計做結合,開放空間跟城市結合在一起,加上點綴其中的街道傢俱」,那就會變成一個擁有獨特個性與具生命力的商圈。
那有解方嗎?劉炳煌與劉朝翔則一致認為,這兩三年來,府中商圈的消費人口已經開始回流,恢復以往榮景也指日可待。目前,新北市政府也積極在整合府中站與板橋新站之間的商圈,一起打造「雙城商圈」。
府中商圈是古城區,林家花園、大觀義學、迪毅堂、江家古厝、劉家古厝等,是個具有歷史深度的文化藝術商圈,而新板特區則是新城區,有遠東百貨、誠品書局、麗寶百貨、環球百貨等,是現代化的時尚摩登商圈。新城與古城,相輔相成。加上未來可能推動浮洲地區的都市更新,會讓整個雙城商圈更有特色。
在採訪時,我們好奇「為何跟其他縣市相較起來,鮮少有人列舉得出板橋名店?」,「低調。」這對資深板橋父子檔給了我們這樣的答案。「板橋老店大多務實,即使年輕一代接班,也大多遵照長輩的意思,穩穩地經營傳承,不會過於追求曝光聲量與大開知名度。」府中商圈處處都看得到老板橋人的生活與採買痕跡;百年歷史的長興餅店總是來客絡繹不絕,而後起之秀小潘蛋糕坊的鳳凰酥絕對是來訪必買好滋味。不只經典糕餅,商圈裡的板橋壽司、特香齋西餐廳,都是值得探訪的在地老店。慶和魷魚羹則是由多年擺攤進階成店舖經營,愛吃羹類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。府中商圈百景,務必慢慢走逛體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