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們在全台灣各地搜集這些老師父的故事,把他們存到文化銀行裡面。我們也希望透過這個平台,讓有一天有人可以提款。提取這些文化出來,做更不一樣的應用。」文化銀行的共同創辦人邵璦婷,坐在可以遠眺整個板橋的辦公室,眼裡充滿熱情地告訴我們:「假設,這些文化可以再一次回到人們的生活之中,或是他們能找到再一次被使用的方式,他其實就多了一個可以保存或存活下來的機會。」
未來我們還留下什麼?
邵璦婷來自高雄左營,是鄭成功軍隊駐紮地之一,早年有大量閩南族群居住。國民政府來台後,作為軍港,左營也增加了許多軍眷村落。加上後來的新移民,這裡簡直是多元文化的台灣縮影。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,邵璦婷的心裡早種下對文化的深切熱情。後來進了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,遊走在學術理論與田野調查間,帶給她更多文化上的啟發。
2014年,從大學畢業的邵璦婷,和幾位一起玩社團的好友,思索著想要做些什麼?剛好,其中一位好友的家人,在永和頂溪捷運站後面有一套出租套房,加上當時有大量中國遊客來台旅遊,他們就決定一起承租這套出租套房,把它重新裝潢整理後,搖身一變成為青年旅館「台北1949」。取名「1949」,就是民國38年,台灣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邵璦婷和朋友用了許多老物件與台灣元素去裝飾,把小旅館定調為「認識台灣傳統文化的媒介」。對外國遊客介紹台灣文化的過程裡,邵璦婷慢慢意識到一件事,台灣擁有的各種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產,正在大量消逝之中,這樣下去,「未來還有什麼能夠介紹給外國遊客呢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