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照片帶路,攝影人的雙城視角

用不同的角度看這座熟悉城市

09.032021

觀景窗裡的世界,與你我眼睛看出去的世界有何不同?本次邀來三位與板橋有或深或淺緣分的攝影師,與我們分享按下快門的瞬間,希望留住些什麼畫面、記錄下什麼事件,以便在未來的日子裡,能夠看著照片細數往事,說說那些與板橋一起生活的回憶。

 

攝影師鄭弘敬:

「板橋有種台式攪和的生命力,人人都看似某個山頭寨主,卻又愛跟左鄰右舍打交道。」

 

以前,若是有來自日本的台灣通,我都很推薦去嘉義走走,因為嘉義擁有台灣的「原風景」,是台灣人心中所謂的「故鄉」該有的樣子。當然,這可能只是我的鄉愁。

 

但是現在,如果有想了解台灣的外國人問我推薦住哪裡,我一定首推板橋府中,理由如下:這裡有種台式攪和的生命力,人人都看似某個山頭寨主,卻又愛跟左鄰右舍打交道,光這點就可以充分體驗台灣人對於愛與恨用力的程度。更別提每條小巷中,皆擁有別於國際格調的各式早餐小吃店、書店、夜市。

 

最後,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,下班時的呼嘯車燈、照在人們臉上的招牌燈、又或是手機螢幕照亮低頭的行人,這些光線與太陽西沈時的餘暉,變成一樣的曝光量時,形成逼我按下快門的魔幻時刻。

 

鄭弘敬

參與多場府中美學拍攝企畫,平時是自由接案的攝影工作者,曾出版過《台北無聊風景》,目前持續用自己的方式,邊走邊拍,紀錄各種有趣的瞬間。

公園玩樂時也有菩薩的庇護
我家樓下就是劇場舞台
夜市攤販前的魔幻時刻
路邊巷弄也是充滿驚奇

攝影師陳志誠:

「曾有2年住在紐約,讓我連結到板橋與台北市的關係,如同曼哈頓與布魯克林的距離。」

 

彼時有一波島內移民潮,正是大量人口從農業社會轉型工商社會的交界期。隨著爸媽的島內移居,我們家從彰化搬遷到板橋定居,他們在此經營傳統麵店40年,也在這此退休定居。

 

我從小就在板橋港仔嘴(江子翠)長大,每年過節要回鄉參加兩邊家族聚會,這佔據了我記憶中很大的返鄉片刻。直到快40歲的現在,才曉得有「二代板橋人」的名詞出現,解決了別人問我是哪裡人的尷尬,原來我是北部移民的二代,讓困惑自己是彰化人還是板橋人的疑問,能有另一個解答選項。

 

曾有2年的時間住在紐約,讓我很快的連結板橋與台北市的關係,如同曼哈頓與布魯克林的距離,兩者都隔著跨河大橋,有著地理上的相對關係,連地鐵的路線也相像。

 

2021年的現在,文化路上更多了環狀線的高架軌道,以及板橋重劃區的新大樓群,都將描繪板橋的全新未來。此外,飲食文化也漸漸有不同風格的店家出現,例如好初與Merci等店家,都替板橋增添新的風貌;傳統小吃的美味也常駐於板橋,像是銘傳街的魚酥麵,加了辣醬後甜辣滋味更是叫人難忘。

 

陳志誠

攝影師,居住板橋多年,於2007年出發紐約發展個人影像風格,回國後跨足時尚雜誌、平面廣告、個人創作⋯⋯等,於各個攝影領域都相當活躍。

父母由彰化遷居至板橋後,便開始經營起傳統麵店。
由父母經營的麵店,畫面為工作中的母親。
往台北的橋上,讓人有曼哈頓與布魯克林的聯想。
在板橋公車站前等候搭乘的人潮,攝影師陳志誠認為是板橋車站周邊的經典影像。
持續進行的基礎建設,描繪板橋未來的城市願景。

攝影師Evan Lin:

「始終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,近期難得呈現安靜狀態,但對於市齡近兩百年的老城,大概只是當下一瞬。」

 

以前最常來板橋的原因,就是接送朋友,或是出遠門的中繼點,除此之外少有特地來此的機會。去年,剛好跟著朋友在板橋做田調,我們最常碰面的地點,就是府中站最熱鬧的十字交會入口,恰巧這也是新舊板橋的交會處。我很喜歡這兩個區域的氣氛落差:一個極新,一個極舊。從這十字路口出發,東西南北,都各有特色,通往何方都是不同景色,對我來說,這就是在地的特別魅力。

 

這個始終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,在2021年5、6月台灣疫情三級警戒期間,難得呈現安靜的狀態。身為疫情熱區,慈惠宮也趁機進行大修繕,人氣消散的氛圍實屬罕見。即便疫情帶給人們的影響時間很長,但對於市齡近兩百年的老城,這大概只是當下一瞬。

 

Evan Lin

攝影師、策展人、兩個孩子的爸爸,穿梭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多重身份,偶而讓這些身份相互成為彼此的養分。曾協助參與「府中雙城城市願景展」影像策劃與拍攝工作。

始終車水馬龍的道路,曾因為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呈現難得安靜的狀態。

採訪・文字整理=黃映嘉
攝影=陳志誠・鄭弘敬・林宥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