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立於2014年,舞團以「藝術即生活,生活的藝術」為共同理想,延伸出三大方向:實驗舞創(跨文化共製)、週一學校Monday School(藝術浸潤與社會溝通)、一日編舞家(藝術推廣)。這次與群眾自造、構築設計合作,表演舞作《忘情KTV:五虎酬神篇》,是源自三國演義五名上將:關羽、張飛、黃忠、趙雲及馬超的義勇精神及氣度,以其動能與情感探討「動作的發生」,結合當代舞、街舞、電音與台灣廟會文化等元素,將歷史與當代的轉換情緒以直觀肢體表演傳達。酬神演出《忘情KTV:五虎酬神篇》已經在2021年5月4日完美登場,現場觀眾反應相當熱烈。這次,我們透過與小事製作的對話,一窺這次演出的幕後故事。
Q:什麼樣的契機讓你們參與「古城開路」的活動?參與的過程有什麼有趣的事情?
A:這次以「廟口酬神獻藝」的概念,將結合臺灣常民文化元素的舞蹈作品帶到地方型慶典當中,並且透過表演講座的形式,擴大與民眾們的共感與對話。這樣的演出形式與「古城開路」系列活動中的「遶境再設計」概念不謀而合,促成我們以《忘情KTV:五虎酬神篇》參與今年慈惠宮媽祖聖誕的契機。
活動當天慈惠宮周邊湧入許多參拜的民眾,穿梭在人聲鼎沸的遶境隊伍與藝陣演出中,讓我們再次切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祭典與民間信仰的凝聚力,以及當中豐富鮮活的生命力。
Q:這次演出的概念是什麼?最重要的元素又是什麼?
A:由於古城開路的策展定位和概念,是結合傳統與藝術,傳達新的城市美學。因此我們希望不是以介入的形式加入文化慶典,而是在尊重地方主體性的前提上扮演「連結民眾參與表演藝術」的角色,因此在企劃上將「藝術家與民眾的交互對話」共構成為展演的重要元素,重新賦權參與者們能夠自主、開放地重新認識地方的人事物,在現場一起打造一期一會,屬於地方的新文化公共藝術場域。